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
这种观念在今天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极其可贵。向中国传统园林学习,贵在学其神韵,而非简单的形式抄袭。回归景观最朴实的本真模样,在回归中重新发现自我,从而超越自我。
一、山水之乐 其乐无穷
中国的文化, 包括哲学, 文学, 与艺术具有鲜明的自然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设计的氛围定下基调。唯有源于自然的景观才能让人长久品位,而不觉厌倦。这正是山水之乐,其乐无穷。
二、自然与居住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住形式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大部分的亭台楼阁应该理解为有功能需求的建筑,而其他的都是主要是以山、水、及植物为主的自然元素。
人工与自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从来都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和谐互补的元素。园林不是单纯的视觉游赏空间,而是生活的容器,是具有诗意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功能与形式 (名与实)
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基础; 搜尽奇峰打草稿,移天缩地与君怀是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
四、序列,空间与景观
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的整体性的唯一保证;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重要,空间比景观重要,景观(静观)很重要。
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特征,综合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回环曲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序列。
在重点部位则精心安排视点,组织视线,无论动观静赏都有别样风景。
五、空间(有与无)
气氛是由空间形成的,空间是由体积形成的,空间的成功在于比例。
老子云:延埴以为器,当其无以有器之用。由有形的物体围合而成的无形的空间才是园林中真正供人使用的部分。玉环、西施之美,美在多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
园林空间之美,亦是如此。好的空间是细致推敲而来的,尺度合宜,比例得当,然后有细部精彩,画龙点睛,此方空间美之要决。
六、意境与诗意
没有意境与诗意做园林干什么?园林是情趣与情感的寄托。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追求。园林是造园者心中天地的缩影,是寄托人生理想,抒发高洁志趣的途径。
没有意境,园林也就失去了灵魂,成为了物质的堆砌,唯有寄诗意于山水,才能使园林获得超越时空的长久的生命力。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能够真正放松身心,使人重回自然,重回简单,本真的诗意空间。
七、因形就势,自然而然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换句话说:要与周边环境与地形和谐,并且不要下手过重。
八者:自然元素与修心养性
只有有生命材料可以与生命共鸣,从而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
四季植物: 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
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就是好玩儿。
九、山与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恒的迷,是园林的灵魂。
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
山水是园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元素。有机地运用山石与水体不仅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生态的需要。山水不仅是园林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十、传统岭南园林的特点
条件优越、兼收并蓄、世俗务实、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岭南园林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基础,是传统园林中独特的一支。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学习借鉴也成为创造今天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上十者,乃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应遵循之可道之常理,然“道可道,非常道”,园林艺术之最高境界乃形神兼备,出神入化,为设计师之情趣,学识,经历,与境界之外化。
而“外法自然,内师心源”之力做,其中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绘万张图,精诚之至者之所能。学海无崖,因感成文,诚望与各位同仁共享,并以资自励。